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5-03-19浏览次数:0

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
——
《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》解读之五
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高波  

中国纪检监察报    2015-2-16  

       深刻理解作风建设的战略定位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中央提出抓作风建设,反对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、享乐主义,反对奢靡之风,就是提出了一个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,提出了一个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切入点。全党同志一定要从这样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。基于这样的战略认识和大局意识,才能对作风建设的历史使命、根本任务和重大意义做出准确判断。
  顺应民心,夯实党的执政基础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,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如果领导干部弄不清为了谁、依靠谁、我是谁,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,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,就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那后果就严重了。可以说,八项规定担当了破墙锤、封刀鞘的重要使命。美国《星岛日报》社论称,自从中共十八大闭幕以来,中共执政团队身体力行约法八章,意在打造反腐、亲民、尚俭、改革的形象。在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下,作风建设成为链接党的建设资源、有效传导压力的路由器和风向标。
  倒逼改革,促进体制机制创新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作风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息息相关。许多问题,看起来是作风问题,往深处剖析又往往是体制机制问题。他还举例说,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,如有效采用信息化技术,保障公平公正公开,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等,就有大量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要做。在这种战略方针下,中央纪委一键通的互联网平台横空出世,开门正风、上网执纪蔚然成风。网龄不长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,接连获得中国最给力党务政务网站最具影响力政府门户奖等。美国《洛杉矶时报》还报道称:中国共产党想出了一个21世纪的解决办法,利用手机应用程序(APP)将最新反腐信息送到用户的手机上,每20分钟就发送一条。实践证明,中国纪律部队以新机制打通群众参与反腐的最后一公里,作风建设和群众路线在互联网新媒体上有效延伸,党心民心在网络监督改革中不断激发和凝聚正能量。
  严明规矩,营造良好政治生态。立规矩守规矩,是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的重大战略指针和重要实践特色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定规矩,就要落实一些已经有明确规范的事情,就要约束一些不合规范的事情,就要规范一些没有规范的事情。他还指出八项规定是很重要的规矩,其定位就是对中央政治局的新人新办法。而且,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,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,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从政环境,要从人抓起,从人做起,也就是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。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把守纪律讲规矩上升到新的高度,并指出党的规矩包括党章、党纪、法律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。通过落实八项规定、反对四风,广大党员群众普遍感到党的好作风好传统又回来了,这是遵规守矩的集体效应,也是净化政治生态的明显效果。
  
  准确把握作风建设的基本原则
  2013年初,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刊文评价习近平首次出访时,特别注意到中国新领导人作风之变:这一路的讲话,套话少了,比喻多了;道理少了,个人的理解多了;大论少了,小故事多了。这只是被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习氏新风之一角。由此及彼,听言观行,方能全面把握《摘编》有关作风建设的思路和原则。
  以上率下的担当精神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八项规定指导思想是从严要求要从领导干部做起,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。他谆谆告诫全党:党要管党、从严治党怎么抓?就从中央政治局抓起,正所谓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?上面没有先做到,要求下边就没有说服力和号召力。八项规定发布后不久,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进行了十八大后第一次离京考察,用实际行动为八项规定打样:深圳考察行程约150多公里,途经多条交通主干道,全程不封路限行;向邓小平雕像敬献花篮未封路清场,没铺设地毯,前来游玩的游客大呼意外……这,就是榜样的力量,就是责任的担当,就是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故事起点!
  小中见大的问题导向。十八大后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:问题是时代的声音,人心是最大的政治。《摘编》中收录了他作为作风建设总设计师第一人称告白,如我们抓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,看起来是小事,但体现的是一种精神。中央八项规定都抓不好、坚持不下去,还搞什么十八项规定、二十八项规定老百姓看作风建设,主要不是看开了多少会、讲了多少话、发了多少文件,而是看解决了什么问题中秋节中央纪委抓月饼,看起来是小事,其实是抓这后面隐藏的腐败,等等。正是在这样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之下,公款月饼、贺卡、鞭炮等小微题材,成就了共产党人作风转变的宏大叙事
  行胜于言的实践特色。作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言行、知行、德行关系问题,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一段精彩阐述:四风要首先把中央八项规定抓好,抓党的建设要从四风抓起。办好一件事再办第二件事,让大家感到我们是能办成事的,而且是认真办事的。这样才能取信于民、取信于全党。大家担心防范四风的制度能不能建立起来,是不是有用,是不是稻草人?行胜于言。今天的作风建设始终在群众眼皮子底下,有效增强了党的公信力。2014年,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3085起,处理71748人,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646人,所有数据均在2013年高位运行基础上接近翻番。特别是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一律点名道姓公开曝光,横下心来正风肃纪的外溢效应,倒逼党员干部知止、收手,群众眼中看得见的歪风在加快销匿之中。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作风大考,正风肃纪的实际行动正在做出最好的回答
  
  认真落实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
  落实八项规定精神、坚持不懈纠正四风,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。研读《摘编》可知,作风建设战略定位已成,基本原则已定,那么,以怎样的战术安排和行动要求,才能打赢这场持久战、攻坚战?
   
抓常。解决四风问题只有进行时,没有休止符,没有完成时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抓常,就是要经常抓、见常态。作风建设,重在经常,必须常常抓。具体要求包括:一是常抓不懈,即时刻摆上位置、有机融入日常工作,做到管事就管人,管人就管思想、管作风;二是紧抓在手,即各级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要经常分析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状况,经常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干群关系状况,及时掌握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。实际工作中,持续抓节点、抓日常,以突出问题的清零效果带动作风全面好转,成为各地区各部门常抓作风建设的有效举措。日前,中办、国办联合派出12个督查调研组赴16个省区市、6个中央和国家机关、6个中央企业和中管金融企业,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督查调研,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常抓不懈、严防反弹,类似的专项治理、专题督导等已在各地区各部门常态化。
  抓细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抓细,就是要深入抓、见实招。作风建设,重在抓细节,必须环环抓。我们看到,中央纪委宣传部主抓的电视专题片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》登陆央视,抓住万庆良、付晓光等典型案例进行原生态剖析,在事实真实、细节真实中形成深度教育警示;江西省纪检监察机关抽调1300余人,组成400多个暗访组,到机关食堂、农家乐等深挖细查,发现问题线索753条,查实问题291个;浙江省杭州市纪委通过到名胜古迹抽检车牌等举措,细致入微地排查公款旅游、公车私用等节日腐败;福建省永泰县纪委组成督查组,到土特产专卖店细查销售发票,捕捉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公款送礼等违纪线索……正如《联合早报》刊文所称,习式整风最大新意在其,就是将整风目标确定在可以具体检测的项目上。可以说,细节决定成败在作风建设实践中已成广泛共识。
  抓长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抓长,就是要持久抓、见长效。作风建设,重在持久,必须反复抓。因为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证明,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,存在一个一抓就好、一放就松的怪圈。所以,正风肃纪必须抓长、长抓,久久为功,孜孜以求。这方面的典型是中央纪委官网建立的月报制度。每月定期公布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表,具有公告栏和荣耻榜的双重定位。定期刷数据的过程,也是警示教育的过程,对党员干部知止、知戒、知惧,起到直抵人心的倒逼作用。而且,每月动态更新的数据库,可让决策机构洞悉八项规定落实情况,科学制定出后续行动方案。如201310月的月报中,公车违规使用查处数量占到31.7%,占比最大。公车问题上榜引起广泛关注,反映出当时领导干部认为用公车不违规且法不责众的心态,促使加大治理力度,为新一轮公车改革方案打了前站
  
  共同关注作风建设的推进方向
  众所周知,八项规定是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、从严治标的第一声集结号。王岐山同志曾指出,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,八项规定要做成本届向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上交的名片’”。细读精研《摘编》,可进一步领会正风肃纪的目标方向和愿景。
  两种力量相互支撑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,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,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;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,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。可以预见,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、全面从严治党等新方略为代表,正确理论和创新理念的真理力量不断彰显,必将与作风建设呈现的人格力量相互映证,成为一个大党走上强党之路的重要标志。
  两种手段共同运用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解决四风问题,要标本兼治,既治标又治本。治标,就是要着力针对面上四风问题的各种表现,该纠正的纠正,该禁止的禁止。治本,就是要查找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,从理想信念、工作程序、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抑制不正之风。由是观之,一手抓严格执纪监督,以钉钉子的精神与四风顽疾死磕,一手抓常态化制度建设,针对干部办公室内外、八小时内外的问题源扎紧规矩笼子,将成为打造作风建设升级版、加强版的必由之路。
  两种风气一体净化。党的作风与社会风气相互影响。习近平总书记辩证指出:一方面,要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开去,努力改进思想作风、工作作风、领导作风、干部生活作风,努力改进学风、文风、会风,加强治本工作,使党员、干部不仅不敢沾染歪风邪气,而且不能、不想沾染歪风邪气,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;另一方面,不良习俗根深蒂固、无孔不入,很容易给党员、干部带来不良影响,绝不能小视。要旗帜鲜明同陈规陋习、顽瘴痼疾作斗争,以党的优良作风带动民风和社会风气好转。诚如众见,八项规定和作风建设使得全社会面目一新:会议开支大幅缩水,公务消费奢费减少,高档饭店放低身段,奢侈品消费遭遇寒流,炫富晒奢的任性行为如过街老鼠……长此以往,一如《摘编》所载: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,抓了国庆节抓新年,抓了新年抓春节,抓了春节抓清明节、抓端午节,就这么抓下去,总会见效的,使之形成一种习惯、一种风气。假以时日,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和社会新生态终将呈现在世人面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