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“虎”拍“蝇”力度要一样大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5-01-20浏览次数:0

   

力度要一样大

 

中国纪检监察报   2015-1-13  

张枫逸  

  笔者近期调查发现,很多领域的基层公务员,由于手握执法权,虽然级别低,却成为违法违规者重点巴结的对象。收你钱财,给你关照,成了某些基层执法者与别有用心者之间心照不宣的潜规则。而在这种潜规则下,制度、法规形同废纸。
  中央多次强调,反腐工作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。不过,相对于手握大权的高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,那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引起的关注还不够。然而,有权力就有寻租的可能。虽然基层公务员级别不高、权力不大,但只要手中的权力用到极致,照样可以吃拿卡要,徇私舞弊。
  苍蝇式腐败看似不起眼,其危害却不逊于虎患。基层公务员直接与企业、群众打交道,可以说是法治政府、廉洁政府的第一道门面,一旦贪腐势必大大损害政府形象。教育、环保、城建、民政等容易滋生苍蝇式腐败的领域,更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。送了礼,污染企业、违法建筑就能逍遥法外;不送礼,合法经营的商家也要处处受到刁难。如此黑白颠倒的执法行为,严重侵害公众权益和公共利益,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。苍蝇如果不能被及时拍打,有朝一日就可能会变成老虎
  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。在权力体系中,基层公务员就好比毛细血管,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肌体的健康。任何善政都要通过基层来落实,才能转化为民生福祉;若不及时清除苍蝇式腐败,再好的经也可能被念歪。因此,我们不仅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,打的力度也要一样大。
  一些基层执法人员权力不大,却能用到极致,恰恰说明微权力缺乏有效约束,存在较大自由裁量空间。就拿一个企业来说,怎么检查、检查几次、查到了怎么处理,往往都是执法人员说了算。正如一位企业主所言,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卡我。遏制苍蝇式腐败,必须严格约束微权力,健全执法机制,细化执法标准,规范执法程序,避免少数人员翻手为云、覆手为雨。
  权力缺乏监督,必然导致腐败。对于基层公务员的监督,也要渗透到权力体系的毛细血管。苍蝇式腐败现象的出现,很大程度上源于基层点多面广,存在上级监督太远、内部监督太软的真空。遏制苍蝇式腐败,还要增强群众的监督意识,敢于对收你钱财,给你关照潜规则说不。
  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,对于苍蝇式腐败不能有丝毫的姑息纵容。诚然,苍蝇式腐败往往受贿次数较多但数额零散,存在一定程度的发现难、查证难问题。但有关部门还是要像打老虎一样重视拍苍蝇,一查到底,严肃问责。只有坚决落实处理,形成伸手必被捉的高压态势,才能让基层执法人员树立对于党纪国法的敬畏意识,不敢逾越雷池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