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善洲的义利观:心在人民 利归天下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4-10-17浏览次数:0

杨善洲的义利观:心在人民 利归天下  

          2014-03-20             

19801023日,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来到保山地委,却不见地委书记杨善洲。原来,当时一切保密,省委指示让杨善洲在保山待命,不要外出。而那时正值小麦播种季节,杨善洲在办公室待不住,就去了板桥公社的田间,给农民群众做示范,卷着裤腿一起干。总书记来了,地委工作人员赶紧去田里叫他,他才一身泥水地急忙赶回来,到宿舍换了件他最好的中山装。他的宿舍和办公室相连,他满身泥土的样子让胡耀邦亲眼看到了,亲切地说:“像你这样朴实的地委书记不多了!”胡耀邦还送给杨善洲一副对联:“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,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。”这句话后来成了杨善洲毕生的追求和座右铭。  

老百姓的事在前,自己的事在后。杨善洲一直坚守自己的信条:我们干工作,不是做给上级看的,而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。为了群众利益,他可以住最烂的房子;为了群众利益,他可以放弃去省里休养安度晚年的机会,坚持到荒山办林场,一干就是22年。19922月大亮山林场新建了场部,留给杨善洲一间房子,他让新来的技术员住,自己依旧住在最初的油茅毡棚里。1984年初春,驻板桥的地委工作组接到板桥镇宗家山杨春兰老人的申诉。老人去卖猪,半路上被人截住,一口咬定是老人偷了他的猪,并扯着老人到市场管理部门去理论。负责处理此事的人调查后,责令老人立即将猪还给对方,并罚款80元。老人喊冤叫屈告到了工作组。杨善洲得知此事后,马上责成工作组与地委信访办等相关部门调查核实。调查用了19天,最后查明老人卖的猪是别人偷了转卖给他的,而老人自己毫不知情。有关部门退还了老人的80元罚款,地委办公室还专门发了一个通报,恢复其名誉。  

杨善洲的秘书苏家祥讲过这么一个故事。1984年,杨善洲到龙陵县调研,当天晚上在县委机关吃饭。吃完饭,苏家祥去结账,却被县委书记拦住了:杨书记是下来开展工作的,这一顿就不用付伙食费了。第二天回保山时,车已经驶出县城60多公里了,杨善洲突然问:“伙食费结了没有?他如实作了汇报,杨善洲语气坚硬地说:停车,你自己搭班车回去结。苏家祥只好下车拦了班车,回县城结了6.5元的伙食费,一趟下来花的钱比伙食费还多。回保山,他和杨善洲算这笔账,杨善洲回头扔给他一句话:账不能这样算!苏家祥跟随杨善洲工作了12年,跟着他下乡调研,走遍了保山的村村寨寨、山山水水,却从没有吃过公家一顿饭。绝不占国家的便宜是杨善洲一贯的原则。19808月,因连日暴雨,杨善洲家中老屋的后檐被洪水冲塌了,他大女婿写信告诉他家里的困难,没想到杨善洲把身上仅有的60元钱寄了回去,回信说:先买几个盆盆罐罐,哪里漏就接在哪里,暂时克服一下困难。”  

越穷的地方越能看到杨善洲,越险的地方越能看到杨善洲,他一辈子都在拼了命地为老百姓做事,身先士卒,永远冲在最前面。打石头、钉马掌、下田栽秧苗、收割庄稼……遇到农民干农活,他总是能帮忙就帮忙,能干多久就干多久,因此老百姓称他为草鞋书记。他在19751月的工作笔记里这样写道:凡是农田建设上得快的单位,都有一条重要经验:领导上前线,亲自带着干,这是最有效的指挥。正如有的干部说:喊哑嗓子不如做出样子,这个体会很实在。不然的话,指标再先进,口号再好听,领导不下去,也是老和尚念经,自己念给自己听,群众是不感兴趣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