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黑瞳》:直面现实的反腐话剧
2014-05-22
由广东省直工委主办、省直纪工委筹划,由广东省委常委、省纪委书记黄先耀和省委常委、组织部长李玉妹担任总顾问的廉政教育话剧《黑瞳》,上演以来掀起不小的旋风,不仅在珠三角地区连续上演,超过8万名党员干部观看,而且成为全国戏剧文化奖的揭幕之作,斩获7个大奖。
黄先耀认为,该剧选题很好,编、演、导都很成功,也很有感染力,是一部廉政教育文化精品。他强调,要充分发挥专业院团的人才优势,多出廉政文化精品,下大力气打造廉洁从政教育平台,充分发挥好廉政文化的鼓舞、教育、引导作用。
直面现实 真实感人
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曾献平说,原以为《黑瞳》的宣传教育色彩会过浓,但看了话剧后,才明白它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,原因是题材新鲜,直面现实,敢于突破。
《黑瞳》的故事围绕某市在建的标志性工程长门二桥发生桥体开裂展开。大桥总设计师林儒与妻子——工程承建方吴曼华、儿子林逸飞、施工商李俊生瞬间被卷入事件的漩涡之中。
戏一开始,便出现儿子林逸飞半夜匆匆回家,报告母亲他“杀了人了”。戏剧悬念顿起,观众一下就被带入了扑朔迷离的戏剧情境之中。
随着剧情的推进,一张张黑幕被撕破,一个个谜团被解开:儿子残害的女友乔小娜,正是38年前救护过林儒夫妇的知青难友乔志强的女儿。
为了建一座投资10亿元的形象工程——长门二桥,一个拥有好几百名残疾职工的福利厂遭遇拆迁,直到工程快完工,还得不到妥善安置。
面对职工多次投诉,作为承建方的国企集团、政府部门百般推诿,不予解决,且背地里官商勾结,收受贿赂,大肆敛财。
乔小娜的“失踪”,又牵引出一宗纨绔子弟无法无天、恃强凌弱的犯罪案例。林逸飞倚仗着手中有权的母亲给他转移到海外的8000万元不义之财和层层保护伞,案发后立即轻而易举办下假护照,企图出国逃逸。
种种异常迹象,让作为知识分子的林儒对妻子吴曼华有许多猜测与疑惑,两人曾有一番对话——
吴曼华:不明白我就告诉你!你们院里院外都打破了头,结果你当上了这个副院长!国内国外那么多投标人,竞争有多激烈,结果你当上了大桥总设计师!还不明白吗?
林儒:当副院长,那是因为我人品正直,作风清廉!当总设计师,那是因为我——
吴曼华:因为你才华横溢,因为你著作等身,因为你理念超前!你不就想说这个吗?狗屁!那些都是虚的,实的就两个字!
林儒:什么?
吴曼华:关系!现如今这个社会,学历是铜牌,智商是银牌,人脉才是金牌!如果没有关系,就算你是个齐天大圣,你会七十二变,你有十八般武艺,也没有如来佛会欣赏你!就林儒你不跑不送,不拉关系不进圈子,你就一辈子在五行山底下压着吧!……这是生存法则,哪个当官的不明白这里面的奥秘?
曾献平说,《黑瞳》的这些细节,围绕塌桥、拆迁、官员子女、工程腐败等社会热点问题展开,可看性强,极有说服力。
人在做 天在看
话剧《黑瞳》甫一启幕,就响起一个低沉的男中音:“中国有句古话,‘举头三尺有神明’,那神明就是一双无形的眼,清澈,沉静,深邃,容不得半点灰尘的玷污,又让一切丑恶纤毫毕现。”
这双无形的眼睛,洞悉了人世间的贪婪和丑恶,烛见了几千年来官场文化所孳生的病根:一旦金钱和权势结合,就会变成一头无比凶残的猛兽,吞噬掉人类原有的那点善良本性。
剧中,吴曼华原本是位天真无邪的女知青,为了给她心爱的男友争取到一张回城上大学的推荐信,遭到农场场长的强暴。
她体味到权力的分量。随着权力的上位,恶性膨胀的私欲遮蔽了她的良知。她深谙官场的潜规则,舍得将受贿的2亿元中的多数,去打点上头的方方面面,还千方百计攀上像刘部长这样的后台,希望结成儿女亲家,套牢裙带关系,以期“天塌下来有大个儿顶着”。
此时,吴曼华已不是当年橡胶农场的那个纯情少女,贪欲使她丧失了做人的底线,攫取权力和金钱已成为她生命的全部。当她得知乔小娜死讯后,居然庆幸“死了倒好”,连一丝怜悯的眼神也未曾掠过。因为乔小娜知道她的贪腐内幕,她必须让她消失。而更阴毒的是,她居然编造了一个乔小娜讹诈她的谎言,把全部罪过推给这个无辜的少女,并授意施工商李俊生为她清扫现场,销尸匿迹。她以为这样做便可以瞒天过海,稳操胜券了。
没想到,人在做,天在看……
任何罪恶都躲不过上天那双黑洞洞的眼睛。突发事件接踵而至,在建的长门二桥突然坍塌,造成人员伤亡惨重。作为工程承建方的总经理,自然难辞其咎。吴曼华向她的“后台”们呼救,以为平时得过她好处的那些“领导”,关键时刻能站出来为她分担责任,解除危困。但反馈回来的信息却是:“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。”“您拨打的电话无人接听。”“您拨打的电话是空号。”吴曼华领悟了:“这年头没有友谊,没有忠诚,没有信任,只有利益!”连作为自己心腹的李俊生,都背着她把乔小娜藏起来,当成活证据,作为保护自己利益的筹码。一切亡羊补牢都来不及了,吴曼华眼前只有一条路,接受法律、道德和良心的审判。
多次巡演 斩获大奖
编剧舒晨回忆,该剧年代跨度达40年,当中涉及国企高管贪腐等现实话题。虽然《黑瞳》是一篇“命题作文”,但广东省直机关工委、省直机关纪工委给予她的空间非常大,“《黑瞳》完全按照艺术创作本体的东西创造,不会有概念化的人物,都是活生生的人。我们根据对时代的了解,对社会现实的感受,在政治命题下,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创作。”
多位剧组成员回忆,这部戏从剧本构思到话剧排练完成,广东省直机关工委、省直机关纪工委的领导给予了最大的空间,鼓励他们要敢想、敢写、敢演,要有力度、要触及灵魂、要接地气,“用老百姓的话讲大道理,密切结合现实教育人。”
《黑瞳》艺术指导瞿琮说,如今荧幕、舞台上充斥着后宫戏、神话剧、搞笑剧,缺乏严肃思考,“很多文艺作品不敢、不愿触碰贪腐题材,我们选择直面淋漓的鲜血,直面现实。”
去年8月20日起,《黑瞳》连续在黄花岗剧院演出8场,多位省领导前往现场观看。在看完演出后,省纪委领导班子集体与演职人员座谈交流,对《黑瞳》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随后,《黑瞳》在省直机关组织了第二轮演出并走出广州,到佛山、东莞、珠海、深圳巡演。至今,《黑瞳》共演出了27场,超过8万名党员干部观看。
曾献平分析,话剧《黑瞳》的震撼力在于:它葆有一种公理,一片悲世悯人的情怀,一份匡扶世道、救治人心的担当。发出对于权势者贪腐行为的厌恶和愤恨,对于弱势群体的悲悯与同情。
《黑瞳》以震撼的戏剧语言教育人,赢得极大成功,也获得无数荣誉。《黑瞳》众望所归入围第九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并获得七个奖项,分别是:原创剧目大奖,编剧金奖,导演金奖,表演金奖,作曲金奖,舞台美术金奖,最佳出品人、最佳组织单位、最佳制作单位奖。
目前,《黑瞳》已申报广东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资金项目,拟进一步打磨和深加工。
广东省直机关工委、省直机关纪工委已与省影视文化协会签订协议,将话剧《黑瞳》改编成同名电影,力争今年8月上映。